下滑银行看待理性利润增速
当前,理性利润商业银行利润增速下滑引发了诸多争议。看待上半年,银行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.6%,增速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4.5个百分点;今年一季度,下滑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.3%,理性利润增速同比下降6.1个百分点,看待净息差同比下降0.23个百分点,银行单位资产盈利能力降低,增速利润增长主要靠“以量补价”。下滑 银行利润增速下滑,理性利润主因是看待存贷利差收窄、息差收窄。银行去年以来,增速5年期以上LPR已实际累计下行45个基点,下滑有力推动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、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和回升向好。今年1月至7月,企业贷款利率为3.94%,同比下降0.35个百分点。贷款利率持续下降的同时,尽管存款利率也有所下调,但二者的调降幅度并不一致,这造成存贷利差进一步收窄,银行的利润增速有所下滑。 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,为实体经济让利无可争议,银行利润增速下滑也符合客观规律。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的天职,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。银行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,当面临经济周期波动时,当国内需求不足时,当企业的生产经营遭遇困难时,若银行一味保持高贷款利率、高利润增速,“涸泽而渔”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。 银行利润增速下滑的幅度也不是越大越好,对此要有理性认知。有声音认为,“银行利润增速下滑,无非就是少赚点钱”。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看,银行利润增速变化的背后,又事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、防范化解风险的空间与能力。 银行利润主要有三方面用途:补充资本金、化解风险、向股东分红。从资本金补充来看,根据监管规则,银行发放贷款受资本金约束,即“有多少本钱、干多大的事”。因此,银行若要保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,资本充足率必须满足一定标准。补充资本金有两个渠道,一是内源性补充,用利润补充资本金;二是外源性补充,发行股票补充资本金。当前,外源性补充渠道相对狭窄,内源性补充是主渠道。2018年至2022年,在六大国有银行的累计净利润中,约三分之二被用于补充自身的核心一级资本。从化解风险的角度看,银行既要用利润来核销坏账,也要未雨绸缪,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钱作为“对冲坏账的准备资金”。 不论是银行发放贷款、服务实体经济还是防范化解风险,都需要一定的利润作为支撑。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金融监管总局、中国证监会日前联合召开的会议强调,金融支持实体经济,不仅力度要够、节奏要稳、结构要优,价格也要可持续。 因此,既不应质疑银行为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合理性,也不宜无视银行利润增速大幅下滑所隐藏的风险。接下来,政策引导、市场机制调节要协同配合,用好政策空间、找准发力方向。一方面,银行要算长远账,为实体经济减费让利,坚持服务“质价相符”,杜绝乱收费。另一方面,要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,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,发挥好金融在促消费、稳投资、扩内需中的积极作用。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郭子源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聚焦“舌尖上的安全” 以法治强化食品安全治理_
- 尾盘翻绿沪指跌0.33% 国防军工现涨停潮
- 三大股指翻红沪指涨0.35% 创业板绝地反弹
- 央行:6月债券市场发行债券3.7万亿
- 多景区宣布凭《哪吒2》票根可免门票
- 三大股指跳水沪指跌0.49% 创指跌破1800
- 跌幅收窄沪指跌0.42% 行情低迷周期领跌
- 银行转型大打“科技牌”
- 真我GT7官宣首批搭载天玑9400+:3nm制程,本月见
- 沪弱深强沪指跌0.10% 猪肉板块领涨
- 收盘:两市翻红沪指涨0.49% 超级品牌大爆发
- 沪指创新高后跌0.38% 地产涨周期股跌
- 时空猎人3角色等级如何影响PVP胜负 全新竞技模式与战力平衡机制深度解析
- 沪指震荡微涨0.06% 创业板盘中突破1900点
- 乐视系公司员工持股突被清零 昔日股权激励成“废纸”?
- 沪指低开高走涨0.26% 环保、家电股强势
- “提振消费信心”——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
- 两市收红沪指涨0.43% 题材多变银行走强
- 两市收红沪指涨0.43% 题材股遍地开花
- 三大股指翻红沪指涨0.35% 创业板绝地反弹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